“无须之美” 青春的直视与回望 | 艺术汇 展评

日期:2017-03-30 / 人气: / 来源:

 “无须之美” 青春的直视与回望 | 艺术汇 展评(图1)

  “无须之美”金杜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崇尚人体美的古希腊人认为,少年时期是人体之美的最佳呈现阶段,故而以少年为对象塑造的人体雕塑在古希腊艺术遗作中并不鲜见。曾几何时,人体审美的重心已悄然转变为对女性身体的表现与观看,旧时对少年人体美感的推崇似乎已被遗忘,而相应的题材也早已流入创作及审美的边缘地带。

  金杜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无须之美”即选择了这样一个在当下艺术创作中非主流的人体表现视角,将少年身体作为视觉出发点,勾连出这一题材在艺术史当中的线索。在策展人张宇凌的解读下,“无须”在此次展览中具有着双重意义。一方面,它以形象描述的方式阐明了展出作品中的表现对象是“没有胡须”的少年,并直接将这一形象的审美来源追溯至古希腊时代,建立起展览主题与艺术史的上下文关系。另一方面,“无须”又指向此种审美在当代语境中的非必须性及非必然性,并指明其不会被正常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自然推动的现状。

   “无须之美” 青春的直视与回望 | 艺术汇 展评(图2)

  李新建《大都会3- 下翔》300×162cm 布面油画 2011年

  此次展出的作品由李新建的15 幅油画及任航的33 幅摄影作品组成。在展场中,由两位艺术家分别以油画及摄影形式创作的作品并没有以各自占领空间的方式呈现,而是通过互相渗透的方式在展场的不同空间中交错呈现。显然,这样的展示方式是试图有效搭建作品之间联系通道的一次有意为之。

  事实上,李新建作品中的少年形象正是源自艺术家本人的孩子。由于工作原因穿梭于中法两国的李新建,错失了许多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于是,由爱子之情及深切思念所带来的创作冲动使孩子的形象成为李新建画面中的一个重要表现题材。与此同时,少年的形象亦寄托着画者对青春时代的回望与感怀。在反复的绘制中,这一形象早已溢出了其原本的具体所指,从而成为包括画者自身在内的所有不再年少的人们对青春记忆的集体折射。

   “无须之美” 青春的直视与回望 | 艺术汇 展评(图3)

  李新建《诗3- 吉士》200×400cm 布面油画 2008年

  在李新建的解读中,少年时代是一个充满着复杂心理状态的人生阶段,混杂着憧憬、羞涩与敏感。在此次展出的作品《诗2- 有狐》中,处于现实场景中兀自独处一隅的少年手捧书本倚篱而立,不远处的少女低首从旁经过。画面中并无交集的人物,却被画家别有意味地框取于同一画面之中。处于暗影下的少年安静而拘谨,与画面中以明快色彩渲染的自然场景形成视觉层面的明暗对比。而湛蓝的天空、绚烂的云霞,枝头的繁花,又仿佛暗示了少年平静无澜的面容下真实而隐秘的心绪。

   “无须之美” 青春的直视与回望 | 艺术汇 展评(图4)

  李新建 《诗2-有狐》220×162cm 布面油画 2007年

  在以少年为题材的部分画作中,李新建惯常于表现人物在海中戏水的场景。事实上,这些对艺术家而言熟悉的场景均来自现实生活。透过表现性的画面色彩,阳光照耀下斑斓的海面与少年处于运动中的轻盈体态共同营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气息,那是少年人所独有的青春跃动。而在另一些画面中,艺术家则将少年形象与城市景象或特定事件并置一处。在这类作品中,人物往往如天马行空一般漂浮于云端,与现实场景保持着一种似有若无的联系,超现实的图景仿佛是少年脑海中的奇想,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李新建融合了古典写实手法及现代主义风格的画面中显得格外自然而生动。

   “无须之美” 青春的直视与回望 | 艺术汇 展评(图5)

  任航 100×67cm 摄影

  相比于李新建以父辈视角创作的带有回望青春性质的油画作品,任航的摄影作品呈现出更多的是一种对青春的直视。由于其选取拍摄的人物通常是身边熟悉的朋友,故而解除了陌生感与防备心的人物在镜头下也更易于展现出松弛自然的状态,这使得其对人物身体及心理的捕捉变得更为得心应手。

  任航的镜头语言直接而张扬,仿佛一把捉住了年轻人躁动不安的灵魂。在那些拍摄于室内的作品中,被拍摄者的身体通常以赤裸的形态呈现在观者面前。肢体在提示着青春与活力的同时,亦袒露着心灵的欲望、挣扎、迷茫与伤害,而闪光灯的运用使这种对身体与心理的揭示显得愈发无处遁形。而那些以自然场景为背景的作品,则大多被静谧的气氛所包裹,隐匿于树木草丛后的人物与自然共同呈现出一种原始本真的生命力。

   “无须之美” 青春的直视与回望 | 艺术汇 展评(图6)

  任航 100x67cm 摄影

  在任航的部分作品中,人与物常常被并置一处。无论是动物抑或植物,这种与人物看似无心的搭配,强化了作品的深层隐喻,传达出某种不言自明的信息。在任航的镜头中,直白的裸露与隐晦的表达之间形成了一种吊诡的张力,图像的构置为作品提供了多个维度的观感。

  出生于50 年代的李新建与80 后的任航恰巧应对了前后相继的两代人所处的年龄阶段。前者以父辈视角绘制的画作与后者以同辈视角拍摄的照片显示出一种由代际差异所带来的关注点、创作方式及心理路径的不同。但这显然并没有妨碍二者的作品在同一展览中所显示出的对展览主题的有效回应,而作品在展览空间中的混合交错,也使原本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创作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呼应,并在彼此的碰撞中不断激发出新的观看与解读的可能。(文/Vivian 图片/金杜艺术中心)

   “无须之美” 青春的直视与回望 | 艺术汇 展评(图7)

作者:admin


现在致电 020-29840768 / 15975558396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
在线客服
  • 潘经理(微信同号)
  • 手机:15975558396
微信公众账号